摘要:
书法作品中的意象,是指其所反映出来的艺术境界,这是人们欣赏书法作品后所能感受到的气息,但是,意象的载体除了汉字以外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参与要素就是笔墨。笔,是指用笔的方法,是笔法,它是通过对古人作品的长期临摹和个人才情所表现的,墨,是指用墨的方法,书法中的用墨既从传统中来,又借鉴了绘画中的一些水墨思想。当代书法尤其重视书法中的笔墨来表达精神境界,本文通过对书法意象、笔墨概念的分析,提出了笔墨的实现方法。
书法中的意象是古人所倡导的
自从有了汉字以后,文字便进入到记录、识辨、传递信息的时代,而那时的文字只是简单的文字表达,只能起到上述作用。然而,随着文字的书写,人们发现了书写中仍有“意”和“象”的意思。“意”,是指书意,即书写的意味、意趣等,“象”,基本有两层意思,一层是与“法”对应的法象,它最初来自于易经中的语言,如“天垂象,见吉凶,圣人象之。”是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对应。另一层是指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联想。“象”在书法中是指文字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。书法中的文字一般有书写时的动作、笔势、形势和笔墨展示出来的形态等。
王羲之是较早提出书法中“意”的人,这是有书论记载以来的史证,但这个史证也是对王羲之论述的只言片语。他说:“得书意转深,点画之间皆有意。自有言所不尽。得其妙者,事事皆然。”还说:“子敬飞白大有意。”等。这些说法的意思是很显然的,他认为书法中的点画是表现书意的根本,只要人们能掌握了这个书写方法,就能表达出它的意味,但这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,只能去意会。他的儿子王献之在点画中使用了“飞白”是非常有意思的。
在王羲之以前的东汉时期,人们便对书法中的笔势、工巧、肥瘦、骨肉等就有所研究,这些普遍看法大都是指在书写中文字的点画势态、表现形状等作出的判断。如汉代书法家卫瓘就说:“我的伯英之筋,恒得其骨,靖得其肉。”,就是说,他在学习张芝书法以后,得到了其筋,而卫恒得到了其骨,索靖学到了其内。这些说法共同说明了一个意思,那就是从书写中让“象”更加具体化。
“意象”一词在唐代以前还没有人使用过,都是分别阐述的,但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《文字论》中首先使用的书法中的“意象”,他这样说到:“探彼意象,入此规模,忽若电飞,或疑昨坠。气势生乎流便,精魄出于锋芒。观之人欲骇目惊心,肃然凛然,殊可畏也。”
我们从东汉时期人们对“象”的解释和理解中可以看出,它是指书写时的笔势、形态等产生出的现象,而张怀瓘对此的解释并没有进行突破,而是和“意”结合起来,更加直白、更加明了地提出了意象的意义,使人们在理解书法意象时更为直接。至此,我们也就能理解书法中的意象是指运动时的一些动作概念,如:险峻、纵逸、行云流水等。
笔墨是表现书写的主要参与要素
笔墨和意象一样,刚开始时都是单独拆分理解的,笔,多是指笔法,用笔之法,墨,是指用墨之法。用笔要从前人的经典作品中来获得,与用墨一样是有法度可言的。人们在学习书法时,都要从临摹开始,这是一个刚性的学习方法。墨分五色,干、湿、浓、淡、润。在早期的书法中,由于纸张的限制,墨色只能在点画之间或字与字之间有的体现,但随着纸张的发明,墨色越来越得以体现。
书法讲究“神采”、“风神”、“气骨”、“天趣”、“自然”等艺术境界,但这些除了文字的形状、形式以外,多以笔墨来表现的。“干”的笔墨,让人会感受到“深远”,犹如画中的远景;“湿”的笔墨会给人带来“近景”,仿佛置身面前;“浓”的笔墨使文字更加具象;“淡”让人产生更多联想;“润”给作品带来气息上的变化。